中国新闻

《王非水墨研究展》研讨会北京举行

 

灵媒艺术·王非水墨研究展

策展人:夏可君

学术主持:张晓凌

展览时间:2021年2月28日至3月16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21年2月28日下午14:00,北京太和艺术空间举办了“灵媒艺术-王非水墨艺术研究展”研讨会,合影嘉宾:夏可君、张晓凌、殷双喜、张子康、杨光、荣剑、蔡万霖、吴强、贾廷峰。

研讨会现场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灵媒艺术·王非水墨研究》专著作者)

 

夏可君:王非的灵媒艺术对于当代水墨语言的多重突破

王非艺术的贡献,在充分的学术研究之后,有着如下的几个方面的整合:

其一,来自于安徽的楚文化伟大漫长的传统,一种巫术的灵媒性在当代水墨中被深沉的唤醒,从远古神徽到楚文化的巫魅,再到汉代画像砖图像,直到唐代石碑与明式家具,灵媒艺术也由此得名,并且贯通了传统最深的文脉,而超出了文人美学传统。

其二,则是地方性的剪纸手艺,很少有当代水墨艺术家能够把看似民间的剪纸做成当代艺术的核心要素,而且加以转化,把墨与刀,把柔软与锋利,在水墨晕染后的边缘,在参差不齐的触感中,能够把民间剪纸与当代水墨艺术结合的如此微妙高级,让人感到意外而惊喜。

其三,则是艺术家儿时的迷惑经验,面对有着边饰雕刻花纹的大衣柜,在探入与打开之间的那种具有魔术感的兴奋一直在隐秘地引导艺术家的手感与惊讶。并且转化为立体坚实的基座,与水墨的流淌对比,让绘画具有了装置感。这是自从超现实主义以来所要追求的物化艺术,但在王非这里既更为柔软自然,又充满玄秘的怪异之感。

其四,则是他过去三十年在北京漂泊的经历,一方面是编辑各种艺术杂志与佛像总集,一方面则是与实验水墨艺术家一样尝试过多重艺术语言,他之前的创作已经在神话的梦幻想象,人物面孔的放大惊恐,以及传统笔墨的当代转化上,都有着持久的自我训练与充分的探索反省,才可能化繁为简,才可能厚积薄发,化蝶而出,彻底地突破出来,摆脱时代的限制。

其五,则是2020年的经历与母亲的去世,让他对生死魂魄有了刻骨铭心的经验,并且付诸于作品的灰度与残碎。而不涉及生死魂魄的艺术如何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其六,则是面对了中国混杂现代性的独特处境,而提炼出“锦灰堆”的中国方法论,这是当代艺术的吊诡逻辑,在锦绣与残灰之间的拟似性结合,接纳一切也消解一切,但却直抵心魂,使之颤栗,这是大灵魂的艺术表达。

其七,就是在作品的装裱与形制上,都非常的考究,这也是他与明式家具的对话,让作品具有了展示的装置感,就作品整个构成而言,画框的独特设计和表现使其成为整个作品的一部分,也让绘画充满了装置空间性。

王非的灵媒艺术把2020年之后的中国水墨艺术带往了一个新的高度,值得学术界深入讨论。

 

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晓凌王非在反复游离中走到当代水墨实验的最前沿

王非的当代水墨实践,是目前国内水墨这一领域很具代表性的艺术个案。王非在20世纪90年代就涉足水墨研究,一步步走来,今天他最终走到国内当代水墨领域的最前沿,并成为其中最具锐度的一位艺术家,这实属不易。

这次展览策展人夏可君教授投入很大的精力,对王非作品的研究——《灵媒艺术——王非水墨研究》专著的出版,更是把王非的水墨推向了很高的价值层面。同时这本专著也是当代水墨近年来很重要的学术成果。

多年来,王非的身份及其创作面貌是多变的,他曾创办、主编过杂志,编辑出版过各类艺术画册,其间水墨创作在实验和传统中反复游离。他曾画过十几年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也深入研习过传统笔墨与理论,今天能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的确做了很多功课与取舍,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从近几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水墨的发展路径看,八九十年代早期的现代水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水墨为媒介、西方理念为框架的抽象艺术,当时很多艺术家的主要想法是把水墨和传统文化、传统形态切割、对立起来,把水墨仅视为一种媒介和材料,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关联起来进行思考创作,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把水墨放在跨文化的语境里对其历史的解构。而这种创作理念在后来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不少艺术家的作品既经不起历史的考验,也不能被资本市场接纳。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也逐渐恢复,早年水墨实践中曾被摒弃的文化传统内涵开始回溯,从而也形成了当代水墨的第二次转型——把当代水墨重新放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来看。在此文化心理转变过程中,很多当代水墨艺术家也适时进行转向、进行传统的当代转换。但实际上,如何把当代水墨真正塑造成跨文化语境的产物,同时又能和传统文脉发生一种密切旁通的关系,这极其考验艺术家的创作水准。从这个角度看,王非也显现出这样的创作脉络。很明显,他在今天成功找到一条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水墨语言方式。他在创作上避开了早期现代水墨“走出去”的割裂性又回到了中国文化的原点之上。和以往现当代水墨创作相比,王非在学术价值上有很大提升,他已然站在了当代水墨实验的最前沿。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殷双喜王非像一位当代水墨的“独行侠客”

观王非的当代水墨作品,给我的最直接感受是他的创作很另类,风格特立独行,把王非放到主流的当代水墨圈层里,他有很大的差异性、独立性。虽说当代和传统水墨都很重视墨色,但我觉得王非的个人意趣并非在于墨,而是在形和图像上。在王非的作品中,他把抽象和具象、理性和感性、有序和无序都并置混杂在了一起。他在中国传统的艺术样式“锦灰堆”中汲取灵感,把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碎片重新进行组合。

中国有几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并不能像之前的大儒、学者一样对其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我们每个人只是在各自专业或兴趣之中获得些许吉光片羽。这些光羽拼贴在一起也很漂亮,但它如同一种传统符号的表面包装,缺乏生命力。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有意义的是一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个过程才是艺术家真正要做的工作。艺术家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对文化根源性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能认知到文化的根源,艺术家的作品也必然是流于表面,疏远了文化的本源。我认为,王非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态度和深度,直接影响了他艺术创作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的水墨画整体而言有两大路数,一个是士人画,一个是工匠画,虽然在当前社会形态中不能简单以两者蔽之,但它依然是最重要的两个方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有所传承。正所谓“不破不立”,我认为,王非的画不属于上述两者的任何一种,他的作品中没有过多保留文人画的雅趣,也没有太多工匠画中的炫技成分,而是让我想到一个“侠”字。王非的艺术创作和思想很独立、另类、锐利,不属于当前存在的某一既定艺术圈层,也不被某些已然成熟的技术套路所影响,而是有他自己一套“独行”的艺术认知和技术系统。

从长远看,我建议王非能够一以贯之的坚持这种思想和创作的独立性,切不可把自己的创作走入一种无伤大雅的抽象绘画的范畴。如何保持自己的创作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具有一种“深刻地优雅”,在编织艺术形式魔方的同时,真正触及社会文化的精神深处、灵魂深处,是他艺术生命力能够得以持久的关键所在。

 

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子康王非实践出了当代水墨的新图式

结识并关注王非的艺术创作已有多年,他早期画文人画,同时涉足当代水墨,特别是他在当代水墨方面的试验和研究时间跨度很长,有很深积淀。今天看王非近年创作的这一系列作品,我觉得他的作品图式给了我很大的信息量。那么,这些信息来源于何处?我想首先和他丰富的从业经历有关,他接触的知识面非常宽,特别是早年做艺术类杂志的经历,让王非对国画和水墨、当代和传统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我印象里,早年王非对比较前沿的当代水墨并不是很认可,多少有些抗拒,但是他今天的作品却大大超越了自己以往的认知偏见,走到了当代水墨最前卫的阵列之中,这一变化让我感到很惊讶。从王非现在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关注到了前卫的艺术观念,研究了影像、装置等较为前沿的艺术形式,并将这一过程中的认识和理解融入到了他的当代水墨创作之中。事实上,我们现在很难把王非的作品简单归纳为纯粹的架上绘画作品,我觉得他的作品是一种绘画和装置的综合体。王非通过这一系列作品改变了我们对画面空间和结构的常规认识,他把装置和绘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次序结合的非常完整,从而产生一种新视觉图式。

尽管王非的作品属于较为前沿的艺术图像,在创作手法上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张力感,但他的作品中依然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恰到好处的链接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审美观念,在创作中这种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相得益彰的把控,让他的作品感觉很完整。另外,无论是在用色方面,还是构图样式上,显然王非在追求一种极致的和谐与平衡感,这也是他作品图式风格的鲜明特点。我觉得王非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有时不需要我们的过度解读,它依然可以很自然的进行信息传达,给观众带来启示,艺术家能做到这一点是很成功的。

 

杨光,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

 

 

杨光王非的作品具有开放性和系统性

看王非的作品,我的直观感受是他的创作具有一种开放性和系统性。

其作品的开放性在于给观者带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样感受,他创作的艺术图像制造、衍生了丰富的学术话题性。例如,王非作品中的墨色对比、肌理差异、空间变化等特点,似乎是他有意而为之的保留,由此提供了作品解读的开放性。另外,王非作品中的系统性在于他通过一种系统性的拼贴、混搭的方式将不同的色彩、肌理、结构有机的并置的画面中,从而形成了其作品的特质和张力。

整体来说,从王非作品中的空间概念、墨色运用、肌理效果、“灵媒”精神气质等方面来看,我认为他的作品风格并非仅仅是一种简约、和谐的美,而是兼具一种诡异、梦幻、魔性、戏谑、奇异的当代美学风格。

 

荣剑,独立学者,北京锦都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荣剑王非突破了中国当代水墨的常规体系

在我十几年的画廊运作经验里,主张一个“视觉决定论”的观点,即比较重视作品给观者最初带来的即时视觉感受。显然,观王非的作品,它很直接的给我一种很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种直观的真实感受。

如果我们把王非的作品放置到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系统中加以对比定位和评价,他的这批作品的确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多年来,我看到过太多艺术家的太多的作品,对整个当代实验水墨板块的创作面貌和倾向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但就王非的当代水墨创作而言,从他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看,他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从专业的学术层面来看,如何总结、定位王非这批当代水墨创作确实是个挑战。王非这一阶段的作品创作让我出乎意料,这也让我对他下一阶段的作品更加期待。

 

贾廷峰,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策展人、当代艺术推手

 

贾廷峰王非以刀代笔,在破立中建构当代水墨价值

太和艺术中心曾经在2011年为王非做过个展,此次展览是第二次,“太和”十多年来连续两次以上为当代艺术家做个展的经历很少,王非是其中之一。我个人作为国内当代画廊行业最早的一批从业者,有时侯常常对国内整个当代艺术家群体产生一种愈加失望的情绪,乃至缺乏信心。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我个人对艺术的审美和认知越来越深刻,但很多艺术家却多年裹足不前,总是停留在最初的“一亩三分地”徘徊。我想把中国的当代水墨推向世界,带艺术家去国外美术馆做展览,但却常常苦于没有好的艺术家选择,陷于无牌可打的境遇。而为什么今年画廊的首展选择王非,这源于我真切的感受到他近两三年在当代水墨创作上的一种脱胎换骨,真正的艺术蜕变。

我简单总结王非这一系列作品给我的直观感触:首先,他作品的调子是东方的,整体黑、白、灰的色调,简约、单纯,这和他的性格一脉相承;同时,他在当代水墨中融入了装置艺术,而装置艺术的表现力又建立在当代水墨绘画之上,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第二,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痕迹,他以笔代刀,以一种温柔的力度和方式把这种痕迹进行破坏并加以重述,可以说他突破了中国当代水墨的边界和枷锁,但同时这种突破方式又是极其中国和东方的。第三,作品具有深刻而强大的精神内涵,在王非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远古的混沌、秦汉盛唐的磅礴大气、以及元明清以来的典雅,而这些精神气息则是他在传统艺术样式“锦灰堆”的启示之下,以一种当代艺术表现的方式予以呈现的,这是非常难得的。

 

展览场景

 

 

艺术家尚扬、王非、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合影

 

展览作品

不死(Immortal) 107x184cm 2020

 

异域(Alien Realm) 104x120cm 2019

 

纸老虎(The Paper Tiger)

113x88cm 2020

 

纸老虎 (The Paper Tiger )205×105cm 2020

 

负相 (Inversion )113×188cm 2019

 

异形 (Metamorphosis )

105×186cm  2018

 

玄窍之门 (Door to Mystery)177×198cm 2020

 

行走的皮囊 (The Walking Dead )260×300cm 2019

 

大智碑 (Inscription of wisdom)144×327cm 2020

 

灰象 (Ash Image )120×188cm 2020

 

艺术家王非

 

王非,安徽临泉人,现居北京,当代艺术家。

1986年 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1992年 就职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999年 创办、主编《艺术状态》杂志

2009年 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专项研修班

2016年 创办“清华美院王非当代水墨创作班”

 

《灵媒艺术·王非水墨研究》 夏可君  著

 

《王非水墨研究》是一本个案研究性的图文画册,由著名的哲学家、评论家、策展人夏可君博士论著。画册16开本,500个页码,雅昌印刷,中英文对照,近10万字,200余幅作品图片,集中体现了艺术家王非独特的、另异的、神秘的作品风格和形式语言。这是一本具有很强学术价值和当代水墨意义的史料性文本,也是百年水墨变革下当代水墨成就的缩影,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理论构建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范例。此画册的出版预示着中国当代水墨自2021年之始有了新的转机,也给疫情下的困顿带来一丝希望。

来源:太和艺术空间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