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和作品

夏青青新书《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出版

赵楠

 

 

40年前的某一天,中原大地上一位痴迷中国文学的少女,正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诗经》之中,这部2500多年前的诗歌经典穿越时空,让一代代的炎黄子孙领略到中国诗歌精炼而又委婉含蓄的表达魅力。当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跃入她的眼帘时,更加触动了她少女多情的心弦。她深爱这些美丽的中文诗句,希望一生与之相伴。她也感谢身为语文老师的父亲,不仅带领她进入文学的世界,还精心地辅导她写作。文学和写作让她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充实而幸福。然而她没有想到,在十四岁时,她携幼弟远离故土投奔六十年代即旅居德国的祖父。从此她定居德国,在德语的世界里完成了“求学、工作、结婚育子”的人生三部曲。事业稳定,家庭幸福,文学和写作似乎在她安宁舒适的生活中悄然隐退了。

然而命运之神却没有忘记她少女时的梦想,让她在2008年偶遇《但丁别墅》一书,书中主人公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为梦想而奋斗的故事激励了她。少女时期的文学梦想被点燃,她惊喜地发现曾经被她冷落的文学和写作并未弃她而去,而是在静静等候她的召唤和拥抱!于是她用“夏青青”的笔名开启了在德国的中文写作之路。写作路上,她激情燃烧,她笔耕不缀,她成绩斐然。

写作初期,她选择了抒情散文的形式,生活中的经历都在她的笔下熠熠生辉:她把对故乡的眷恋写进了《故乡的年味儿》、《最后一个春节》等美文中;青春的美好和欢笑则呈现在她的《黄花正年少》中;《棕榈树之梦》记述了人在欧洲的奋斗历程;夏青青的一篇篇抒情散文佳作通过《欧华导报》、《欧洲新报》、《华商报》、《香港作家》等媒介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但受到读者认可和喜爱,还荣获诸多奖项。她的处女作《故乡的冬天》曾获《欧洲新报》有奖征文三等奖;散文诗《涛声依旧,月落风霜》曾获中华散文网“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散文组一等奖;《冰川下的茉莉》曾荣获第三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三等奖等;2017年夏青青的个人文集《天涯芳草青青》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热烈的反馈。文集出版后,谦虚好学的夏青青加入了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以及欧华作协等文学团体,结识了更多热爱写作的朋友,在大家的互相鼓励下,她笔耕不辍,不断提升自己的的文字水平。同时她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方向,寻找更多写作方式的可能性,她希望自己的写作不再局限在个人的“小我世界”里,而是能投向大社会,写出更加有力度的作品。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在她心中酝酿成熟并开始实施。这就是《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系列。

从2016年年底到2019年,夏青青亲自采访了各行各业的旅德华人,他们当中既有在德国生活数十年的华人移民老前辈,也有在德国定居不久的年轻一代。书中的主人公们有作家、画家、设计师、医生、老师、建筑师以及销售总监、集团董事、陪读夫人、博士教授、专家学者等不同身份的华人,夏青青用细腻的文字描述了他们多彩的人生故事,展现了德国华人独有的风貌。这一系列的采访文章陆续发表在欧洲中文报刊上。其中四十篇旅德华人采访,在2021年结集成《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于近期出版。在这本书中她没有延续擅长的抒情散文的形式,而是在纪实性传记散文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和突破。

 

夏青青在分享创作初衷时曾经谈到(原文摘录):

“在德国生活三十多年,因我的祖父生前交游广阔,我得以亲眼目睹旅德华人的生活变迁。三十年间,华人从六七十年代少数台湾留学生,从八十年代第一批屈指可数的大陆留学生,到新世纪的新新人类小留学生,数量大爆炸,学历大幅度提高,在德国有限制地开放就业市场后,华人从事的行业、职业更是五花八门,白领数不胜数,佼佼者不在少数。旅德华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有个人独特的风采。经过三十年,我认为应该有人系统地采访报道,写一写华人自己的故事了。一两个人,甚至一二十个人也不具有代表性,至少要写几十位,甚至一百位或者更多。于是我从2016年年底开始了名为“莱茵河畔的华人”的系列采访,计划花七八年的时间,走访一百位在德国生活的华人,真实客观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为旅德华人群体画像,让时代记住他们的风采。”

 

夏青青也和大家分享了创作中的点点滴滴(原文摘录)

“系列采访之初,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是人选问题,出于不同原因,不少人不愿走到人前,担心自己不是合适人选。其实他们误会了,这个系列目标并不放在那些世俗注目的所谓“成功人物”身上,一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经历的人组成的,每一个堂堂正正生活工作的人都值得尊敬,都值得被书写。

其次,这种题材与我过去熟悉的抒情散文不同。虽然都是非虚构写作,但是这个系列应该属于传记文学的范畴,应该是有可读性的文学新闻,与其他散文有相同处,也有很多不同处。通过摸索,我逐渐掌握散文式传记这种体裁。通过报刊、微信等不同渠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关注这个系列采访。我深觉自己选择的这个题材没有错,很有意义,值得继续写下去。

每一篇文章,从选定采访人物,联系对方,约时间面谈,当天初步记录,放一段时间,酝酿,思考,选定文章切入角度,确定题目,坐下来写作,初稿后自己修改润色三四遍,再交给接受采访者过目,反复商讨,到最后确定文稿,发给报社,选择照片,发稿,过程通常需要两三个月。我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我的心血,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这个系列本计划写一百篇,可是2020年疫情爆发,采访受阻,而且四十篇的篇幅已经达到十八万字,所以决定把这四十篇结集出版。以后会随缘采访。”

夏青青的新书让中外读者有机会见识到在德华人平凡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也为在德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

夏青青在80年代定居德国,随后几乎和中文写作绝缘,当她在20年后重新提笔进行创作时,就犹如鸟儿展翅碧蓝的天空,鱼儿游进清澈的河流,自由而惬意。写作让她有机会远离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让她感受到探索学习、激情燃烧的快乐,写作丰盈着她的精神世界,满足了她对幸福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当年那个痴迷中国文学,爱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句的少女在经历世事磨练之后依然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写作梦想!《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是夏青青写作路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接下来她会继续探索写作的奥妙,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形式,用她的执着和勤奋,为读者奉献出更多优秀的篇章!

在《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的新书发布会上, 大家对夏青青的新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育儿畅销书作家,“写画时光”创始人,雷根斯堡的大侠枭帆女士说到:

感恩青青的伟大工作,让世界变得更好,她做到了!预祝新书大卖!

青青是个超级有链接力和凝聚力的作家,她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自己的文字和热忱,写了别人的故事,虽说她在会场发言谦虚的表示:我喜欢泰戈尔的诗:“天空虽然没有飞鸟的痕迹,但是我已经飞过!”,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不仅看到她飞翔的身影,同样她的能量和影响力,也磅礴而深远!再次感恩青青的新书《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出版发行!

 

远在中国的文友鹿丁联女士也特意发来贺辞:

读《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准确地说是浏览。进一步感知到她用中文流畅书写的初心与渊源:祖父的大量藏书,父亲的耳濡目染,耳提面命,课上课下的着意引领,家庭文化的熏陶,骨子里对文字、文学的倾心向往,冥冥之中命运之神的顾盼……诸多的文学元素,交融汇合为一片葳蕤的文学苗圃,孕育着青青子矜的中文书写!

 

《莱茵河畔的华人风采》可在下面网站购买:

德国亚马逊;Book Depository;美国南方出版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