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意见

经济与艺术的演化——从社会经济类型与思维定势谈起

刘文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时代的发展、电影艺术的演化面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存在着守旧型、机械型和发展型等各种不同思维心理?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历史沉积及其所根源的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这便是本文立论的根基。

人类漫长的认识史在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经历了“热衷于回顾历史、效仿祖先”、“热衷于研究现实而不顾及经验传统”和“既立足传统更面向未来”的三大基本阶段。人类经济史的三种基本型态即为“捕获型经济”、“循环型经济”和“发展型经济”。

刘文进油画作品《唐宫乐坊  》 60cm x 80cm     2007 年

 

“捕获型经济”即原始渔猎经济。人类初创,一切生产技能的获得都充满了盲目、偶然和冒险,这就决定了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方法的盲目冒险经验特征。这时的人类文化虽然是蒙昧的,但却充满了开天辟地的英雄气概和神幻色彩。无论是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还是希腊神话中的种种传说,无不反映了这一阶段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特征和意识特征。

第二种生产类型为“循环农业经济”。原始时代后期,由于“金属工具的发明,田野农业的出现,这种年复一年不断重复的生产类型,使社会生产逐渐成为不变的模式,既得经验就成了人们不断模仿、重复进行活动的神圣法则、经验和成规,就成为以农业为特征的循环型经济的技术基础”,这种孤陋狭隘的小农生产方式,必然决定了人们保守的思想特征。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表现为热衷于从旧有的一切经验中寻找答案和办法。厚古薄今,注重教条、模式和规模,尊崇经典和传统,对于探索者是天然排斥的。现代社会中的保守意识和思维方式,皆渊源于狭隘、落后、保守的小农业方式。对于中国这样具有过于完善、超稳定性封建社会结构的国度,自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至今仍占很大比重,人们思想方法和认识方式因循、保守、狭隘的历史性延续程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在人们现今社会生活、文艺创作、评论和欣赏中,不是仍然面临着这种令人头痛的历史惯性问题吗?艺术活动本能地需要不断创新,艺术方法、风格流派、观念的更迭演化本是最正常的现象,但保守的小农意识不断制造框框模式,总是顽强地企图将一切纳入自己的习惯性轨道,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种种八股思想、文风,种种传统意识、正统观念,不都正是以小农循环经济意识为发端的吗?

刘文进油画作品《逆光  》

130cm x 81cm   1997年

 

事物总具有两重性。封建社会意识对于科学思想是天然排斥的,植根于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处于萌芽状态的古代科学,其思维方式却具有浑整的和谐性。古代科学方法中重经验和以天才猜测为主的方法是落后的,但其重整体描述、重思维的能动性,重直觉的特征,以及其哲学思想体系的深邃、模糊性,都与当代最先进的思维方法——系统理论和量子理论遥相呼应,具有令人惊奇的相通性,这正是当代科学界为之发生兴趣的所在。所谓社会意识的反思,正在于对古代科学思维方式合理因素的探寻。另一方面,原始人类初始文化中那些比较顺乎人性的合理因素,那些被君主专制时代、金钱万能时代异化、扭曲、压抑了本来健康和谐的天性,那些古代文化中仍不失其价值的精萃,正是现代人类追索的目标。同时,在审美领域里,古代原始人类的审美意识中那种“天人合一”的自然大度和浓烈狂热,那种浑厚、凝练、沉朴、淡远、空灵的精灵,那种自然而然的自我意识,实在大为现代人倾倒和困惑。原始人类在科学、意识和审美领域中的精灵,正是现代文明“寻根”、“反思”的根源。

《 十里风荷弄管弦 》 60cm x 80cm

刘文进 200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

 

社会形态的更迭,自然有扬弃,有继承,表现为循环经济特征的封建君主专制时代,对原始人类朦胧的自我意识作了粗暴的否定,它对于自身生产方式的社会结构形式的肯定恰是对人性、人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最全面、最彻底的逆反。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一切必须以君主和神的意志为意志,被专制者没有独立的人格,只能作为专制者的附庸,表现为人与人的直接依附关系。因此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认识方法不仅表现为一般的因循、保守,还强烈地表现为迷信圣贤、依附权贵的附庸性、奴才性。由于没有自我意识和意志,一旦失去了主宰者,社会和人们心理便立刻失去平衡,便需要重新寻找和制造新的主宰者和偶像,这在创作和审美活动中,表现为对名人、权威的尊崇和顶礼膜拜,以及不可丢掉名训逾越雷池,却唯独可以丢掉自我,丢掉最可宝贵的艺术个性。

刘文进油画作品《十八相送  》 50cm x 70cm     2006 年

 

第三种生产类型为“发展型经济”,它是大工业否定了传统农业的结果,是彻底否定一切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一次划时代飞跃。

发展型经济是以近代科学的出现为前提的。近代科学的出现,摧毁了传统的经验和成规,从而成为发展型经济的技术基础。而科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前进的,没有界限和终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现代工业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

发展型经济不再以生产食物为主要生活资料,它使人类在维持自己的新陈代谢之外,不断创造着生存条件的新形式,人类不再以过去的形式复制自已,“而是不断开发出前所未有的新的生活环境赋予自己的未来”,结束自己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的时代。

发展型经济内部机制的不断革命性,决定了人们思维方式的非保守性,但在它的初期即大工业同步化、集中化生产时期,需要社会劳动生产的群体化、集中化、同步化、非个性化,需要平庸的机械型、工具型等劳动个体,因此发展型经济的初期,具有排斥劳动者个性的消极性,整齐划一,强调类型性、标准化、典型化,热衷于流行和时髦,都是这一历史阶段社会生产、生活和意识的特征,同时,不例外的也是文艺领域内创作、欣赏和评论的准则。

刘文进油画作品《竹菊君子  》 60cm x 50cm   2007 年

 

另一方面,由于古代浑整的思辨式、猜测式的认识方式解决不了科学领域和生产实践、技术发明中的实际问题,就必须代之以大量细致入微的具体实验和研究,因此,重实验、重归纳、重分析就成为这时代的基本思想特征,产生了分析哲学、分析美学。十九世纪虽然在能量守恒、细胞学和进化论基础上诞生了辨证唯物论,否定了机械唯物论,但其方法论的基础仍是严格遵循因果律的“决定论”,“非决定论”还没有作为哲学、科学方法论而存在,因此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仍十分盛行。科学研究越来越走向纵向深入和单一精细、学科之间相互割裂封闭、互不联系、思想方法呈现封闭性的强烈特征。艺术创作自有其特殊规律,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力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但其思想方法特质却一脉相承,加之中世纪的门阀遗风,这一时期经院艺术便强烈地表现出严谨、细腻但却僵死、繁琐、刻板的标准模式和强烈的排它性,不同艺术派别、技巧、手法之间往往以邻为壑,互相对峙,对新生艺术派别往往具有很大的扼制性,当然,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种种随机性,艺术与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呈露出错综复杂的现象。

由于发展经济内部机制的自我不断否定性的正反馈作用,由于发展型经济是以科学而非经验作为自己的技术基础,必然因为科学的不断发展突破而导致其系统的不断质变、革命。

刘文进油画作品《荷魂之舞  》 60cm x 50cm   2013年

 

二十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带来了科学的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突破,引起了通信和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导致了当代人类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可以说,没有相对论,特别是量子理论的诞生,就没有当代思维方式的革命,就没有席卷世界的新技术浪潮,就没有当代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也没有本世纪文艺的现代主义运动。

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当代科学首先扩展了人类的视野,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时空观、物质观。二十世纪科学研究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十九世纪实验科学所面对的肉眼清晰可辨的现实世界,而是已经深入到了人的感官不能获得直接经验的微观基本粒子世界以及大至宏观的宇宙空间——时间世界。舍费尔说:“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二者都同时诞生在本世界最初的十年期间,同过去的时代相比,这二者都失去了其表现手段的直观明确性”。当今自然科学所描绘的世界图景,完全同当代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一样怪诞不经……本世纪的艺术家研究相同的课题,甚至在细节上都完全一样,比如量子力学的主客体问题就对现代艺术流派的信徒们提出了一个直接的要求,立体主义理论家们常常把立体主义和风格同相对论的空间——时间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二者都寻求对于现实的理解,可见科学对于艺术的影响之大、之深。如果说十九世纪的实验自然科学给予文艺创作以现实主义影响的话,那么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及其方法同样强烈地影响着各个艺术派别、风格状貌及其理论形态的形成。

刘文进油画作品《春绿江南》 

50cm x 40cm      2008年

 

不仅如此,文明史的演变节律也极不均衡。

捕获型经济及其社会的演变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时间。田野农业经济延续了几千年,其生产率年增长值也几乎近于零。机器大工业出现后,几乎日新月异,其经济增长率已经必须以年而计了。今天世界已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其计量单位虽然仍为年,但其速率则以更大数值向前递进。

文学艺术演化速度也如此。中国文学史上,从情节不完整、不曲折的魏晋志怪到情节完整、曲折的唐末传奇、宋元话本经历了几代的漫长历史,再发展到明清小说,又是几百年,律诗形式经历了五百年才成熟起来,至今一千多年来也无多大变化。

电影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其模式的兴衰更快,十几年甚至几年就可以完成演化周期。无论是好莱坞梦幻片、苏联蒙太奇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是法国新浪潮等,谁都不能久霸影坛,不仅周期演化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演化方式也由单线递进式发展为复杂化的非线性立体交叉式,模式愈来愈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风格样式层出不穷。

刘文进油画作品《 立夏 》 80cm x 60cm     2011 年

 

中国画的演化发展同样十分漫长,这种自在的演化节奏实在太慢了,而现代艺术则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随着艺术家创新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对于艺术更新的强烈需求,变得迅速起来,艺术形式、艺术家创作模式不断更新,当代画坛的花样翻新,更是到了无法计算的程度。尽管如此,在变幻无穷的现实生活与形形色色的艺术家自我面前,各种艺术形式永远具有局限性,也永远有用武之地。电影艺术的天地还很广阔,人们面临的未知世界还很大,还需要付出许多探索性劳动。

有人提出艺术家应该学者化,这种要求对于艺术家队伍整体还为时尚早,但如果其中一部分能力求这样做,那么一个国家的艺术的面貌将会迅速改观,达到很高的程度。电影艺术家不能只凭直觉形象思维去工作、去创造,还应善于抽象思维,富于理性头脑。

黑格尔曾预言艺术将越来越哲学化。未来艺术将趋于认识、审美、娱乐的复归统一并达于高度和谐恐怕不会是梦呓。

 刘文进

 

关于刘文进

刘文进,字济源,早年学画于鲁迅美术学院,后于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美术工作。20世纪80年代自学编导,潜心现当代电影美学理论著述,探索电影语言的表现力,著有电影美学里程意义的论文《论电影的审美功能与特性》和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黑色幽默电影剧本《别无选择》,被业内称为“怪才”,电影局长破例荐其任导演。

其创新的意象油画语言风格为中外油画史所独有,首开用中国画的作画程序、方式创作油画作品,其作品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意向性审美特征,被誉为前无古人的“中国式油画”,为丰富世界绘画语言做出了独特贡献,被编入《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红袍”),在画坛上留下了个性化的足迹。

《经济与艺术的演化——从社会经济类型与思维定势谈起》一文1988年发表于《电影文学》杂志,随后被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刊物《理论选刊》列为“近期理论要目”向社会广泛推介。三十几年过去了,此文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更多信息

刘文进意象艺术和具象艺术作品欣赏

邵大箴:探索油画创作的中国精神——刘文进意象油画

走出“艺术终结”的困境——刘文进意象油画的美学解读

画家刘文进艺术交流活动剪影(1)

画家刘文进艺术交流活动剪影(2)

刘文进意象性油画的独有特征、学术意义和历史地位

对精神荒芜的批判——刘文进油画《少女系列》作品的人文精神

钱文忠:《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文进专辑序

21世纪中国大预测–百名学者精英访谈之刘文进

“挖掘当代梵高”——2019中国当代中青年艺术品征集赛评选揭晓

论电影的审美功能与特性

意象感悟:《西门家族》的新开拓

属于中国的油画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追求东方美学精神:范迪安评刘文进油画作品

画家刘文进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先生的艺术通信摘录